这是描述信息

2018中国汽车论坛:聚焦高质量发展

  • 分类:媒体动态
  • 作者:
  •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工业报
  • 发布时间:2018-05-07 0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中国工业报记者祁晓玲图为2018中国汽车论坛现场。4月25~27日,以“新时代、新趋势、新策略———聚焦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8中国汽车论坛在北京举行。作为中国汽车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顶级论坛,2018中国汽车论坛成为引领未来中国汽车业发展方向的重要“风向标”。论坛邀请了工信部、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领导,汇聚了一汽、东风、上汽、广汽等车企

2018中国汽车论坛:聚焦高质量发展

【概要描述】中国工业报记者祁晓玲图为2018中国汽车论坛现场。4月25~27日,以“新时代、新趋势、新策略———聚焦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8中国汽车论坛在北京举行。作为中国汽车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顶级论坛,2018中国汽车论坛成为引领未来中国汽车业发展方向的重要“风向标”。论坛邀请了工信部、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领导,汇聚了一汽、东风、上汽、广汽等车企

  • 分类:媒体动态
  • 作者:
  •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工业报
  • 发布时间:2018-05-07 00:00
  • 访问量:
详情

中国工业报记者 祁晓玲

图为2018中国汽车论坛现场。

  4月25~27日,以“新时代、新趋势、新策略———聚焦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8中国汽车论坛在北京举行。作为中国汽车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顶级论坛,2018中国汽车论坛成为引领未来中国汽车业发展方向的重要“风向标”。论坛邀请了工信部、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领导,汇聚了一汽、东风、上汽、广汽等车企的高管,同时吸引了像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奇点汽车等一批造车新势力的创始人参加。

  作为一个重要的交流和沟通平台,2018中国汽车论坛还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汽车领袖和行业代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高级官员以及跨国车企的全球及其中国高层管理人员也带来了异常精彩的国际声音。

  本次论坛由闭门峰会、大会论坛、主题论坛和三个同期活动组成,适应新时代、探讨新趋势、制定新策略,聚焦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汽车管理部门、行业、企业等共同面对的核心课题,也成为2018中国汽车论坛大会主题。闭门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发表重要讲话,主要车企领袖和各个政府机构汽车管理主要负责人就大家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包括“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以及中国品牌企业“走出去”、汽车产业改革开放政策、汽车市场体系的重建、新能源及环保汽车产业策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策略等当下产业最关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进行了深度交流。

  大会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分别给出了他们的判断。

 

  万钢:在新能源汽车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中实现产业由大到强目标

  “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全方位体系的建立,它有研发体系,有产业发展体系,有市场拓展机制所相应的政策的创新,基础设施以及商业模式创新”,万钢认为,“这些创新的态势促成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部分国家宣布停止销售传统燃油汽车,逐步走向电动化、智能化,同时也正在制定相应的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各车企也纷纷加入电动智能化行列。万钢强调,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从来就是和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来就是融合在全球发展的大趋势当中,还起到了自身应该起到的引领作用。

  万钢认为,随着人们对于汽车和对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第一,传统的驱动系统面对更加严苛的排放标准;第二,国内纯电动汽车目前发展很快,但仍存在很多短板,还不能全部满足于汽车市场的要求;第三,我国基础研究、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够充分,建设运营服务的体系还需要更加完善和灵活;第四,在未来的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中,我们现有的政策要有相应的调整,相应的标准法规要加快制定;第五,新能源汽车要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

  万钢指出,在未来电动汽车发展方向上,国家制定了新的发展策略。首先,明确电动化、智能化的新方向,创新地完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战略。因此,整车产品要在综合的蓄能、高效率驱动和能量回收、智能化控制、轻量化车身等要下功夫。

  其次,要加大对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研发力度,来推进商业化的路程。目前,电动车大部分在城市中运行,远程使用方面需要蓄电里程的支持。

  最后,车用动力电池的回收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汽车用的动力电池退役之时并非结束之日,它可以在畜能电站上用很长时间,因此要做好梯次再利用和回收再利用,使它应用和产业化。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新能源发展的需求,我国内燃机产业面临的转型压力最大,今后的法规会更严格。万钢表示,一方面内燃机技术本身要用效率来降低排放为主线,在高质量的技术,高性能的关键零部件,以及先进的燃烧技术等方面需要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另一方面,现在的应用也预示着内燃机电动化方向成为未来的方向。“研发高效率机电混合的系统是我们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方向”,万钢说道。

  汽车转型升级是一个长周期过程,我国新能源汽车起步虽然早,但是整体实力优势微薄。万钢指出,“我们要继续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政策创新、业态创新,着力提高供给质量,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在改革中发展,在开放中成长,在创新中壮大。进入新时代,要扎扎实实地落实新政策,发挥创新优势,加强国际合作,携手并肩,锐意创新,发奋图强,在新能源汽车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中,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目标。

 

  董扬:中国汽车新发展阶段要解决四大问题

  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已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转变。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中国汽车产业,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活力,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与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董扬认为,在当前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汽车产业需要迫切解决四个问题:

  一是要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注重发展速度,向注重发展质量转变。中国汽车产业需要向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信息化转型,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要打造中国品牌,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技术发展要从以引进学习为主转向以自主创新为主。在某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今天,他强调,中国汽车产业是在全面开放中发展起来的,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发展主要是学习、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经验;今天,我们需要更注重自主创新,要加强以研究实验、生产实践为基础的自主研发。另外,在技术上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市场开放会继续,而且会更加开放。

  三是要从制造、提供产品为主转向以全生命周期和用户服务为主。智能汽车、网联汽车、出行与智能化等已成为当前汽车发展的新领域。全球汽车产业正面临一场重大的变革。

  在这场重大的变革中,传统汽车企业要拥抱互联网,要学习互联网思维概念,要从过去汽车产业100多年形成的以制造为核心的产业理念,转向以用户为核心的理念。要基于用户消费的需求与习惯,对产品进行设计和制造。产品销售后的服务,要从委托代理转向直接服务,要以人为本,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与客户保持联系,为客户服务。

  四是电动汽车、智能汽车要和全世界共同发展。经过数年大力推动和积极发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连续三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第一位,占据全球50%的市场份额,市场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在蓄电池、电机、整车方面,都有巨大的技术进步。同时,中国欢迎外国企业来中国共同发展,一方面是因为各大企业在技术上各有所长,另一方面,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世界汽车的共同方向,利用中国市场共同发展,也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中国政府发布的双积分政策表明了中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开放态度。智能汽车的发展及技术变革和产业变化将远远超过电动汽车,它可能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重新定义汽车智慧,重新定义汽车产业和互联网通讯等产业的边界和关系。因此在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方面,要深入加强与各国的合作,特别是各国企业间的合作。

 

  李书福:重视互联网未来但不能滥用互联网概念

  当前,汽车行业正面临着各种挑战,包括科技带来的颠覆性变化、更严格的政府监管以及不断开展的汽车公司间的股权并购或重组。中国正面临着与北美和西欧等成熟市场类似的问题,正在与交通拥堵和污染做斗争。“中国汽车品牌需要超越国界思考问题,吉利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在进行各种尝试”,李书福表示。

  当前,内燃机汽车的未来发展备受质疑,新科技拥有彻底重塑行业的力量。李书福认为,汽车行业必须思考如何协作与创新的新路径,几乎没有公司可以单打独斗。“我们必须确保对新技术的研发具有相应的投资回报,而不是跟风烧钱。我认为,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不能包治百病”,“我们必须重视互联网的未来,不能滥用互联网概念,面对现实,抓住时代机遇,脚踏实地展开相关技术的研究,形成车载移动技术及相关数字科技的竞争优势”。李书福强调,主宰未来汽车工业的命运在于传统汽车公司的自我觉悟,只有大家联合起来,打造自己的共享数字平台,形成线上优势,才是决胜未来的关键。

  李书福认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分成三种形态。第一种是主动适应行业变化,主动改变而且具备改变能力的汽车公司。第二种是坚持传统思维,不主动改变或者想改变而不具备改变能力的汽车公司。造车新势力是第三种汽车公司。上述三种汽车公司在汽车行业同时展开竞争,最终谁能胜出,取得成功,现在下定论为时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传统思维在汽车行业很难取得成功。

联系方式

QQ: 16685112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 info@melecmotion.com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大郊亭中街3号华腾国际写字楼515室 邮政编码: 100124

Copyright © 2003-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606953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